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生天地 > 学生作品:童年记忆中的一位老人

学生作品:童年记忆中的一位老人

发布时间: 2013/1/4 14:34:00 访问次数: 4064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2013届初中学生王心怡
  
  
 


  童年的记忆中,大约也是有些许记忆是久久弥漫在心头眼前的吧。有些人,在人这白驹过隙的一生中留下了点痕迹。在记忆的深处,大概是有那么一个陌生人,虽并不知其姓名,但也令我足够能深深地记住他了。
  北京的胡同繁多复杂,那时的我也没有多大,胡同的名字类似于“羊毛胡同”、“粉厂胡同”、“弓子胡同”者,也转了不少,于是记不住那个并不很起眼的小胡同的名字了。记得是走到一个窄小胡同的深处,两旁是拥挤的民宅,电线交错在头顶上,蹲在红色的门边的青灰色的石墩也在冬日午后的阳光下悠闲地晒着太阳。而在这一旁的房舍中,我发现了一所令我感到不太一般的屋子。
  它显得是那么古老陈旧,显出不与这时代相符的幽静气质。玻璃上落满了灰尘,在已经被雨水冲得掉了色的绿色木框中,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里面摆了几副相当笨重的巨大木制书架,上面乱七八糟地摆满了一些同样看起来很旧的书。我抬头向上看,发现朱红色的掉了漆的门上有一个黑色的已经龟裂得有些变形的牌匾——仿佛是老人干枯的嘴唇。上面写着几个繁体字——“瀚儒书斋”。
  这时,我发现不知什么时候,窗户后面多了一双眼睛。他的眼神是那么锐利,仿佛要将我看个透——他紧盯着我。不知为什么,我竟神使鬼差地进了那家书店。
  推开了那扇古老的吱呀作响的木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屋的阴暗灰尘和一位老人。他正站在窗边,仿佛正在思考这什么,冬日的阳光从窗口斜斜地射了进来,空气中游离的灰埃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他就置身于这阳光之中。他的目光缓缓地在我的身上流淌。
  “买什么书。”他的声音有些沙哑,饱含了沧桑之感。
  他的身上穿着一件很厚的灰色毛线衣,在他很瘦的身上显得肥大。他很随意地围着一个长长的黑色围脖,头发是花白的,一双眼睛非常的犀利。
  我怔了好半天,才结结巴巴地说了句“随便看看”便逃避似的将目光挪开,专注地盯着书架上的书。我取下了一本书,惶乱的随便翻开一页,黑色的方格字一行行的整齐地排列在书页上——我却怎么也看不进去。我注意到,我右手边的书桌上有一副镶在相框里的黑白相片。
  那上面是一个年轻的男子,苍白的脸庞令他显得帅气又忧郁。他微笑地拥着一个女孩子——她的身形娇小玲珑,一头长发绸缎似的倾泻在肩头,而那脸庞,在阳光的照耀下比台上的戏子还美。
  老人似乎注意到了我的注视,眼中闪过了一丝闪亮的光亮。
  “多大了?”他突然开口问道。
  我一惊手上的书险些掉到地上,怯生生地回了一句:“十岁”
  “十岁了……”他自言自语似地说道,“那也已经有几十年了啊……”,既而便不再做声——仿佛似陷入了沉思,我不敢打扰他,只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仿佛经历过很多——探险的那么神秘,有那么的孤独悲凉。
  “你看那照片,”他像下定了决心似地说,将身体深深地埋进巨大的座椅里,“那个青年人就是以前的我。”
  我惊诧不已——相片上的人,和眼前的这个人几乎已经看不出他们是同一个人了,只是脸的轮廓和眉宇之间还有那么一点点若有若无的相似之处。面前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已有了那么多的深深的沟沟壑壑,岁月一点一点的侵蚀着这张曾经是那么年轻的脸庞。
  “那个女孩是我的妹妹——我唯一的亲人。”他的声音显得很疲惫。“就在三十年前,她车祸死了。”
  我有些奇怪,奇怪于他为何要告诉我这些。可是,也不敢多问。
  “你有什么话想问就问吧。”老人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
  “可是……您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呢?”
  “呵呵,”老人苦笑,那笑容中尽是无奈与凄凉,“这么长时间啦,人老啦,也没个人来说,今天终于来了个人,就没忍住。”他锐利的直视着我,“人这一生就是这样,有些东西,不好好珍惜,就一去不复返了……”
  我当时没听懂,傻傻的站在那儿,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是,他看上去那么的悲伤,仿佛下一秒就会哭出来。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那个老人的意思,他大概是没有好好珍惜那个爱他的人吧,才以至于自己是如此的后悔。我有些同情这些人——他们大约在很多年后才发现已逝去之人的种种好处,潸然泪下,却也无济于事。只得在老暮将至之时,叹息悔恨,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他这短暂的一生。
  至于那位老先生,也不知是否还在北京的那个幽僻的胡同深处,坐在书店的窗前,注视着过往的人们。

  蒋红梅老师点评:文章对传统北京胡同的描写古朴幽静,可见小作者是个善于观察思考、很有生活情趣的孩子。语言淡雅流畅,像一条小溪缓缓地、静谧地在生活的大地上流淌。人物描写细腻而有灵气:老人的忧伤与沧桑,“我”的单纯与稚气,在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老人的苍老和“我”的稚嫩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构成了较强烈的艺术审美效果;老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刻画得细腻而打动人心,从无人光顾店面的孤独,到“我”关注照片的触动,再到讲述过往的激动,最后回到“我”离去以后的孤独。文尾“我”的感悟水到渠成,蕴含了珍惜的人生哲理;最后一段的联想则如余音绕梁,回味无穷。

  注:本文发表在2012年12月26日《北京考试报》第10版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
 

本站总访问量: 131861 人次 | 最高峰 889 人在线 | 当前有 55 人在线 | 信息中心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北京一六一中学 | 本站支持IPv6访问 | 技术支持:智慧创星
京ICP备13046670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97号